喜欢健身的老年人“运动达人”

liukang20242天前观众吃瓜829
东北网1月11日讯 跟着老龄化的到来,时下,越来越多的晚年人愈加注重自己的健康,他们不想因为身体原因,费事子女停下作业来照料他们。所以他们纷繁走出家门、走向公园、广场,或成群结队,参与各种五光十色、合适自己的健身运动。
大爷迷上步行天天训练一个半小时
1月7日上午10时,把外孙女送到自家邻近的吉他班后,家住建华区的赵大爷照旧来到劳作湖畔,简略地做一下热身,然后就迈开大步,开走。“走了大半年,现在除非下雨下雪,我每天都走一个半小时!”赵大爷边走边说,自己都感觉走上瘾了。不然一天不走,感觉浑身都不舒畅。
赵大爷说,他本年72岁,自身患有高血压、气管欠好,特别一到冬季就咳不断。所以,2020年疫情那会儿,儿女和老伴儿忧虑他身体弱都没敢让他下楼。成果,四个月待下来,不光把身体待胖了10多斤不说,连楼都下不来了,全家人都很着急。慢慢地赵大爷来到小区广场,围着劳作湖转圈、快走。就这样,从开端走半圈都气喘吁吁到现在轻轻松松走上好几圈,赵大爷开端迷上了步行。
“感觉整个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好了。”说起步行,赵大爷说,“本来上楼都歇好几回,现在一口气都能爬到6楼,还不喘,咳嗽也好多了。”78岁
阿姨初学舞龙舞得活灵活现
在龙沙公园3号门右侧休闲广场,78岁的韩秀娟母子践约来到广场一角,拿出各自的赤色烫金舞龙彩带开端“舞”起来。
“咱们娘俩学舞龙没多长时刻,都还没到一个月!”提到舞龙,韩秀娟对记者说,之前刚退休那会儿,因为空闲时刻多了就揣摩出来训练身体。所以,她去打羽毛球、乒乓球,去“热情广场我们唱”,去和儿子一同快走,天天变着把戏训练。一次偶尔的时机,儿子看见公园里有个舞龙队正在舞龙,感觉挺美的,就跟她说‘妈,这个挺好,咱也买个练练吧!’就这样,儿
子先网购一个舞龙彩带,然后又给她也网购一个,娘俩一同练。
韩秀娟说,没想到,这一练还真挺好,不光治好了自己的颈椎病,臂膀本来不敢抬,现在也敢抬了。最重要的,人也显得比同龄人年青了,爱美了。“你看我现在头上戴着红帽子,腿上穿戴红裤子,走路灵活劲儿,哪像快80岁的人啊!”韩秀娟笑着说。
“可不2019年重阳节,我和老妈一同登龙沙公园天远阁,她一口气登上去都没喘,可把周围的年青人仰慕坏了!”一旁韩秀娟的儿子张大哥骄傲地说。74岁
老顽童打起冰球身手仍旧不输孩提
来到鹤城体育场北侧免费冰场,相同有许多晚年人在打冰球。脚踩冰刀,手持曲棍,74岁的李利民快速地在场上滑行,争球、传接球、射门,身手灵敏程度一点点不逊一旁的孩提。
“夏天打篮球,冬季打冰球,这是我多年的习气!”李利民说,小的时分,他就喜爱打篮球、冰球。期间,除了自己上山下乡那几年和上一年疫情期间不让出门外,简直年年来,从没间断过,还结识了不少球友,以晚年人居多,小的50多岁,大的跟他相同,也都70岁了。大伙儿没事就约到一同主动分伙儿,打球,商讨球技。
说着,李利民指着在场上挥舞球杆、打冰球的球友说:“别看现在场上20多人,如同人许多,其实昨日更多都达到了近40人了。”65岁
焦老打羽毛球收成健康更收成友谊
除了这些户外运动,记者采访发现,不少室内健身房里也开端呈现晚年人的身影。他们有的挑选健美操、瑜伽等各种操课或舞蹈班,也有人挑选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相对合适自己的运动,65岁的焦玉平便是其中之一。
在市工人文化宫一楼某羽校,记者看到焦玉平正和球员在羽毛球馆内对战,跟着羽毛球上下飘动,两位白叟你进我退打得相同仔细。而与之相邻的场内,打球的晚年人仍旧也不少。
他告知记者,他打羽毛球有10多年了。因为年青的时分就喜爱运动,特别爱打羽毛球,所以退休后有了空闲时刻,他就挑选了打羽毛球,而且近年还花500元在羽校
办了年卡,天天打球一小时。他说,打球不只丰厚了自己的退休日子,还使自己认识了许多朋友,扩展自己的社交圈。没事儿他们这个小团体的50后、60后、70后就相约一同打打球,还一同出去郊游,晚年日子很充分。
晚年人走出家门,享用冬日里的阳光,参与各种户外运动,训练身体,可是因为冬季温差大,在户外运动时,一定要学会自我维护,留意温差,千万别伤风。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,热热身,避免身体过度劳累,产生不必要的损害。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来论|“无健康码步行千里”,智能年代别落下老年人

6月17日,浙江台州,卡车司机刘师傅,拉完货返程时,遇见一位大爷向他招手。大爷是安徽亳州人,无儿无女,计划去浙江黄岩投靠亲属打工。一路上由于没有手机,无法出示健康码屡次想要搭车被拒。无法之下,大爷只好...

友情链接: